English
教职工
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共探自动驾驶未来,共谋智慧交通新篇章——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发展论坛举行

1月27日至28日,以“自动驾驶未来之路”为主题的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本次论坛以凝炼道路、航空航天、轨道和水路等各交通体系自动驾驶的共性技术,总结和挖掘各交通体系中的典型案例为主线,分析自动驾驶发展中的主要挑战与难题、探索自动驾驶关键技术与发展路径、促进产学研政交叉融合为目的,展开深入探究及广泛交流。

会议现场.jpg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由威尼斯87978797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协办,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暨李克强院士工作站、威尼斯87978797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车辆协同决策与控制”创新研究群体承办,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支持。

27日上午开幕式期间,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田盈,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国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公维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四处、学科项目主任王之中为论坛致辞,威尼斯87978797院长王建强、北京交通大学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秦勇主持上午的开幕与主旨报告。

其中,王建强对出席论坛的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谈到,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其发展水平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未来交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但自动驾驶的理念架构、技术壁垒、产品体系都需通过长期实践、积累沉淀来探明和攻克。本次论坛将充分客观地深入研讨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关键难题、前瞻创新思想和未来发展之路,希望各交通体系能凝炼共性技术,分享真知灼见,集聚百家之美,推动建设学术交流、技术创新、跨域协作的宝贵平台。

王建强主持.jpg

王建强主持并致辞

王之中在致辞中提出了本次会议的三大目标愿景:一是促进学术交流,为学科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汇聚需求、凝练场景,触发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变革;三是推动自动驾驶测试服务的突破与发展。

_MG_8731.jpg

王之中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明以《智能装备的形态与实现路径》为题作主旨报告,从智能装备角度解读了自动驾驶的实现路径。他谈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变革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并不断赋能装备智能化水平提升,进而促使企业以“物质资产+数据知识资产+信用资产”为核心,在互联网当中成为自成长数字孪生生命体。毛明认为,未来,一切装备将成为以数字化、电气化为基础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形态,以“物理形态+软件形态+数据形态”呈现和发展,通用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智能装备的最高形式。

毛明主旨报告.jpg

毛明作主旨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余祖俊教授以《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前沿技术》为题作主旨报告,重点关注自主感知功能和驾乘功能方面的技术瓶颈及突破路径。他谈到,要研究并创建综合立体防护理论以解决“撞软墙”、“安全追踪”等难题,以车路协同、突破复杂环境下智能感知与运行风险态势分析技术破解“盲驾”瓶颈,并加强设施设备的在线诊断以规避设备故障。

余祖俊.jpg

余祖俊作主旨报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教授以《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关键技术及应用》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谈到,自动驾驶领域已有大量技术趋于产业化应用,以智能辅助驾驶、高级自动驾驶、智能车路协同为主要形态的L2、L3级别自动驾驶愈加成熟。但从业者仍需关注完善测试体系,为构建未来人车环境任务强耦合系统打好基础。

赵祥模.jpg

赵祥模作主旨报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以《自主制导与控制技术,助力航天运输系统综合性能的提升》为题作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航天系统控制技术的内涵与实现方式。

宋征宇.jpg

宋征宇作主旨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笛以《船舶智能航行技术研究与展望》为题作主旨报告,以船舶领域的无人化需求为出发点,探讨了智能航行中的技术瓶颈,并展开阐述了智能感知和智能决策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案例。

张笛.jpg

张笛作主旨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曹先彬教授以《航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及未来展望》为题作主旨报告,展望了航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关注适航认定的全面自主可控、自动驾驶的安全技术、管控技术及管控建设等方面。

曹先斌.jpg

曹先彬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威尼斯87978797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以《新一代AI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下一代AI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巨大潜力及其对科技革命的影响。他强调,自动驾驶未来发展仍需面对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决策的智能化等挑战。未来应重点攻关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联合深度感知、交通参与者行为的长时域预测、强化学习型智能汽车自主决策、自动驾驶汽车高实时运动控制、面向AI高性能计算的车脑/云脑一体化基础平台建设等。

李克强主旨报告.jpg

李克强作主旨报告

大会举办了三场分论坛,分别以“智能车辆关键技术”、“协同作业运输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测试与评价技术”为题,共同聚焦自动驾驶科技前沿,探索突破路径。大会邀请了清华、北航、北理、北交、同济、吉大、长安大学、武汉理工、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教授进行技术交流,也特别邀请了来自一汽、长安、比亚迪、宇通、中国汽研、中国移动、华为、滴滴、百度、阿里云、上海汽车检测认证中心、西部智联等企业的专家从不同视角探讨自动驾驶技术关键挑战和发展机遇。

分论坛中,王建强教授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车辆协同决策与控制”创新研究群体的最新成果,阐释了人车路动态耦合环境综合风险辨识与评估、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学习型自主决策、智能网联汽车的协同控制以及矢量线控底盘设计与动力学域控制系统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WechatIMG781.jpg

王建强作主旨报告

车辆学院杨殿阁教授以《分布式电驱重载运输技术》为题作主题报告,介绍了团队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情况,在重载车辆模块化可扩展构型设计、可变自由度重载车辆多轮协同主动控制、面向极端工况的重载车辆功能设计与控制、面向超大电运输的多车系统智能协同控制、重载运输系统总体设计与系统验证等技术方面的规划与思考。

_MG_9197.jpg

杨殿阁作主旨报告

车辆学院郑四发教授以《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评分方法及关键技术测评》为题作特邀报告,介绍了团队在自动驾驶平台能力建设方面的关键突破,并对自动驾驶测试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总结。

_MG_9480.jpg

郑四发作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进一步拓展了自动驾驶领域研究边界,凝聚了各方创新思想,对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加速科研成果的落地贡献力量。

WechatIMG786.jpg